課堂教學示典范 研以載道行致遠——記楊永躍天府名師工作室課題研究與實施階段性研修活動
來源: 人氣指數: 次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30日
教研同行,行穩致遠。課堂教學是教師發光發熱、學生成長的搖籃,課題研究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是不斷創新、積淀成果、提升品質的重要工作。
2023年10月27日,楊永躍天府名師工作室2023年課題研究與實施的階段性研修活動在宜賓市一中翠屏校區進行。參加此次活動的人員有楊永躍天府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和宜賓市一中高二年級全體化學教師,會議由工作室負責人楊永躍主持。
首先,第二工作站成員、高二年級化學備課組長劉小艷老師上《沉淀的溶解平衡》示范課。
劉老師以生活情境“腎結石”展開課堂教學,通過“腎結石的形成”→“腎結石的平衡體系”→“產生結石怎么辦”→“如何預防結石的形成” 這一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既呈現出大單元教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又呈現出化學學科的價值美。同學們在不斷地動手實驗中釋疑并感受化學實驗的現象美,通過問題的不斷解決而堅定了對化學的摯愛。
然后,第一工作站站長田勇老師對《中學化學教學與美育融合的實踐研究》課題作專題發言。田老師帶領老師們回顧了課題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內容,重點規劃了研究途徑和詳細的操作步驟,強調了預期成果應該形成評價體系、評價方法和教學模式。
接著,第三工作站成員騰沛東老師就課題《核心素養導向的市域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實踐研究》在立項之后做的改進和完善內容與大家進行了充分交流,同時對課題接下來的開展計劃和階段性目標作了詳細說明。
最后,第四工作站站長、教科所副所長陳星勇老師就化學課堂教學要緊緊圍繞“去哪兒、怎么去、到了沒”作了中心發言。陳老師希望老師們教研同行,在化學教學中不斷思考美育融合沒、怎么融合,研究反思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否得到發展。只有學生發展了,我們的課題研究才更有意義,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長路漫漫,亦將燦燦。通過本次集中研修活動的學習、交流和討論,楊永躍天府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再次明確了目標,堅定了步伐,必將在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道路上行穩致遠。